菜單

現貨參同契闡幽·悟真篇闡幽(指導道家修煉的丹經之王)

{{ product.price_format }}
{{ product.origin_price_format }}
庫存:
SKU:{{ product.sku }}
型號: {{ product.model }}

{{ variable.name }}

{{ value.name }}
ISBN編號:9787508051734
書名:參同契闡幽·悟真篇闡幽
作者:(清)朱元育 著
作者地區:中國大陸
定價:28
開本:16開本 196頁
是否是套裝:否
出版社名稱:華夏出版社
作者:
清:朱元育? 著
出版社:
華夏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6月第一版
印刷時間:
2018年6月第7次印刷
裝幀: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196頁
字數:
160千字
定價¥28.00
編輯推薦
★ 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被譽為丹經之王,朱真命脈。
★ 宋·張伯端《悟真篇》強調性命不理,主張禪道不二。
★本書堪稱道家解本雙絕,是窺探道家天機之不二之書。
《周易參同契》者,東漢魏真人伯陽所作,蓋以易道明丹道,假卦爻法象以顯性命根源也。易道之要,不外一陰一陽:丹道之用,亦不外一陰一陽。參者,參伍之參:同者,合同之同:契者,相契之契。書中分上、中、下三篇,篇中分御政、養性、伏食三家。必參互三家,使大易性情、黃老養性、爐火之事合同為一,方與盡性至命之大道相契。舉一端則三者全具其中,以末卷三相類宗旨校勘,即了然矣。此書源流*遠,實為丹經鼻祖,諸真命脈。
《悟真篇》者,宋紫陽真人天臺張平叔所撰也。此書源頭出自《陰符》《道德》兩經,其作用則略仿《周易參同契》,大抵是恐泄天機,不敢直說,故有藥物、爐鼎、火候之法象,有乾坤、坎離、龍虎、鉛汞之寓言。奈何言之愈諄,世人愈加茫昧。孰知真者,即人人具足之真性命也。性命在先天本來一體,在后天必須全修。大約有為之功所以了命,無為之道所以了性,性命俱了,適還其具足之本來,有為即無為,后天即先天也,所謂無上至真之道也。
《參同契闡幽》《悟真篇闡幽》者,清代云陽道人朱元育著。朱元育,髫年慕道,*初拜北宗張碧虛師,指示玄關,而尚未窺其堂奧。從此足窮五岳,遍參諸方,鮮有豁其積疑者。*后入終南深處,幸遇靈寶老人,點開心易,表里洞然,方知一粟可藏世界。《周易參同契》和《悟真篇》兩書向來埋藏九地,而今始升九天之上也:兩書向來沉淪幽谷,而今始浴咸池之光也。閱《參同契闡幽》和《悟真篇闡幽》者,如貧子得寶藏,不勝慶快平生。
內容簡介
《參同契闡幽》《悟真篇闡幽》者,清代云陽道人朱元育著。朱元育,耋年慕道,*初拜北宗張碧虛師,指示玄關,而尚未窺其堂奧。從此足窮五岳,遍參諸方,鮮有豁其積疑者。*后入終南深處,幸遇靈寶老人,點開心易,表里動然,方知一粟可藏世界。《周易參同契》和《悟真篇》兩書向來埋藏九地,而今始升九天之上也;兩書向來沉淪幽谷,而今始浴鹽池之光也。閱《參同契闡幽》和《悟真篇闡幽》者,如貧子得寶藏,不勝慶快平生。
作者簡介
清代內丹家。號云陽道人。青年時期,即慕道求仙。后師從 北宗張碧虛,習北宗秘傳清靜丹法,兼修 南宗功訣。通曉《參同》《悟真》之學,著有《周易參同契闡幽》、《悟真篇闡幽》等書。
目 錄
導讀
提要
序言
上 篇
乾坤門戶章第一
坎離二用章第二
日月含符章第三
天符進退章第四
君臣御政章第五
煉己立基章第六
兩竅互用章第七
明辨邪正章第八
兩弦合體章第九
金返歸性章第十
真土造化章第十一
同類相從章第十二
還丹法象章第十四
還丹名義章第十五
中篇
四象環中章第十六
動靜應時章第十七
坎離交媾章第十八
乾坤交媾章第十九
性命歸元章第二十
二炁感化章第二十一
關鍵三寶章第二十二(章名從舊)
附錄
旁門無功章第二十三(章名從舊)
附錄
審察真偽章第二十五
制煉魂魄章第二十七
三家相見章第二十八
刑德反復章第二十九
陰陽交感章第三十
伏食成功章第三十一
下篇
鼎爐妙用章第三十二
火候全功章第三十三
三道由一章第三十四
四象歸根章第三十五
提要
序言
卷上
七言四韻(十六首以表二八一斤之數)
卷中
七言絕句(六十四首以象卦數)
五言四韻一首 ( 以象太乙之奇)
卷下
西江月十二首
又一首 (以象閏月)
絕句五首 ( 以象五行)